回首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經濟遭受重大的沖擊,各行各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疫情之下,LED行業相關企業在危與機的縫隙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積極應對各種變化,一路走來,悲欣交集,發生了許多風云事件。今日,LEDinside梳理其中20大新聞,以饗讀者。
今年,防疫商機刺激了智能會議一體機市場的發展,利亞德、洲明科技、雷曼光電、奧拓電子、艾比森、京東方、視源股份等廠商紛紛加大研發和推廣智能會議一體機。
在結合新型顯示技術方面,利亞德導入了Micro LED技術,奧拓電子導入了Mini LED技術。
今年,TCL、小米、康佳和LG等多個品牌廠先后推出Mini LED電視。
8月,TCL在海外市場發布并開售6系列Mini LED背光電視,包含55/65/75英寸三個尺寸。目前,6系列和8系列的Mini LED背光電視均已開售。
9月28日,小米正式發布兩款82英寸Mini LED背光電視,分辨率為4K和8K,4K版售價9999元,8K版售價49999元,已于10月21日全渠道開售。
10月,康佳發布75英寸8K Mini LED電視,售價暫未公布。
12月,LG宣布將于CES 2021展上發布首款8K QNED Mini LED電視。
12月18日,康佳發布全球首款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點間距為0.12mm,芯片尺寸小于30μm;對比度達百萬級,屏幕亮度達1500nits;采用AM-LTPS驅動技術以及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自主開發的HMT混合式巨量轉移技術,轉移效率超過了千萬級。
10月19日,Cree宣布將LED產品事業部(Cree LED)出售給SMART Global Holdings, Inc.,交易價格達3億美金,預計2021年第一季完成交易。未來,Cree品牌名將繼續沿用,但SGH將轉型藍寶石襯底,芯片生產將采取外包模式。
5月27日,GE宣布正式出售其擁有近130年歷史的照明業務(家居照明)給美國智能家居系統開發商Savant Systems。7月1日,收購交易完成,新的公司名稱為 GE Lighting, a Savant company。
GE照明總部仍將設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產品組合涵蓋家居照明和創新智能家居解決方案,GE品牌將繼續沿用。
外媒4月消息傳出,首爾半導體及Wooree E&L接手了LG InnoTek的背光LED業務。LG InnoTek原計劃在第二季度出售LED生產設備,但因疫情影響,計劃延遲。
12月初報道顯示,LG InnoTek擬以約1000億韓元將LED專利和生產設備出售給一家中國大陸企業,擬出售的專利涉及UV LED,目前處于商討階段。
由于中國大陸LCD面板產能集中度大幅提高,面板價格戰日趨激烈,LGD、三星顯示、松下、三菱電機等日韓廠商紛紛在今年宣布退出LCD市場的計劃。
不過,面板產業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回暖,市場需求強勁。因此,LGD和三星顯示先后決定延遲LCD停產時間,都將于明年底退出LCD市場。
6月16日,三安光電宣布在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園區投資160億元建設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等化合物第三代半導體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包括長晶—襯底制作—外延生長—芯片制備—封裝產業鏈,并成立子公司湖南三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7月20日,該項目正式開工。
5月底,聚燦宣布擬募資10億元,其中近9.5億元用于高光效LED芯片擴產升級項目,研發和生產的產品主要包含Mini/Micro LED、車用照明、高功率LED等。9月4日,聚燦光電宣布再加碼35億元建設聚燦光電擴產項目,擴充Mini/Micro LED 氮化鎵、砷化鎵芯片的產能。
6月,蘋果宣布計劃投資約3.34億美元(約合22億元人民幣)在臺灣地區竹科龍潭園區建設新廠,用于生產Mini/Micro LED顯示面板。
12月消息顯示,蘋果與晶電保持緊密合作,雙方在龍潭廠共同開發的Mini LED技術傳已進入量產階段。基于合作順利,雙方未來將朝向Micro LED技術發展。近期龍潭廠已開始不斷移入設備以及開設新產線,為2022年應用做好充足準備。
6月30日,兆馳股份子公司兆馳光元正式宣布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投資20億元新增2000條LED封裝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總體將達到5000條封裝生產線以上,最終將實現年產能80000KK,實現年產值達60億元。
6月,鴻利智匯宣布計劃在廣州花都市投建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分兩期進行。
12月1日,一期項目正式投產,投資約1.5億元,計劃投入50條生產線,達產后預計月產2萬臺75寸電視背光和1000平方米的P0.9mm RGB直顯產品。
12月16日,二期項目正式簽約落地,總投資20億元,預計完全達產后年產值約40億元,預計月產16萬臺75寸電視背光和10000平方米的P0.9mm RGB直顯產品。
8月,國星光電宣布計劃投資不超19億元建設吉利產業園項目,重點生產RGB小間距、Mini LED、TOP LED等產品,聚焦新型智能顯示、智能車燈、智能家居和紫外殺菌等領域。12月15日,吉利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式動工。
9月初,三安光電對華燦光電提出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涉及的專利名稱分別為“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器件以及制造其的方法”和“半導體發光元件和半導體發光裝置”。
三安光電指控華燦光電制造銷售的多款LED芯片產品侵犯了其相關專利,要求華燦光電方面賠償經濟損失共8000萬元。對此,華燦光電表示,相關產品不存在專利侵權。
3月3日,三安光電子公司三安半導體與TCL華星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建的Micro LED聯合實驗室已于6月7日正式成立,旨在布局Micro LED顯示技術開發。
10月,TCL華星推出了一款基于Micro LED聯合實驗室開發的4英寸IGZO玻璃基AM Micro LED顯示屏,目前仍為實驗室產品。
10月29日,利亞德與晶電的合資公司利晶宣布無錫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基地生產的顯示產品主要應用于Mini/Micro LED背光和Micro LED自發光顯示模組,預計2022年利晶達產后產能將達到自發光模組1600KK組/月、背光模組20000套/月。
12月2日,洲明科技宣布與京東方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發揮各自在LED、LCD領域的技術和業務優勢,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TrendForce分析,LED顯示和LCD顯示技術已經到了相互滲透的階段,雙方合作將形成更強的競爭力以搶占LED/LCD顯示市場,尤其是商顯市場的市場份額。
6月18日,晶電、隆達宣布擬通過換股方式共同成立投資控股公司富采投控,股份轉換基準日定在2021年1月6日。
轉換上市后晶電與隆達兩家公司即下市,并成為新公司的子公司。未來晶電跟隆達仍將獨立運作,晶電聚焦LED上、中游,隆達則聚焦下游,通過分工加速發展Mini/Micro LED市場。
自4月起,日本神戶大學、日本LED元件制造商牛尾、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廣島大學相繼對波長為222nm的 UVC光的殺菌效果和安全性展開研究和測試。
8月,神戶大學和牛尾公布首次人體測試的研究過程和結果,證實了經過濾的222nm UVC光具有90%的殺菌效果且不對皮膚造成損傷。
9月,日本廣島大學研究團隊首次證明了222nm UVC光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
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27家LED相關企業踏上IPO之路,包括公牛集團、明微電子、芯瑞達、時空科技、愛克股份、羅曼股份、浩洋股份、崧盛股份、新益昌、萊爾科技、金源照明、紫光照明、金照明、樂的美、民爆光電、易來智能、龍騰照明、兆馳光元、旭宇光電、金東方智、立達信、美智光電、穗晶光電、光祥科技、晶臺股份、星光寶、博藍特等。
截至目前,公牛集團、明微電子、芯瑞達、時空科技、愛克股份、羅曼股份及浩洋股份7家廠商已成功上市。
圖:LEDinside Johnson
文:LEDinside Janice、Mia
轉載請標注來源!更多LED資訊敬請關注官網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LEDinside)。